2024年二建法规及常识考试模拟试题、答案
1. 甲某在施工单位担任项目经理,2008 年通过全国二建执业资格考试(建筑工程专业),并在某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了初始注册。2009 年甲某又办理了机电安装专业的增项注册。则以下关于甲某的注册和执业管理,说法正确的是( )
A 其只能在本省范围内以二级注册建造师名义执业
B 其注册证书和执业印章应由单位保管,由本人用
C 其在每一注册有效期内应同意120 学时继续教育
D 其信用档案信息不是个人隐私,应按规定向社会公示
E 其所负责项目没有办理竣工验收手续前,不能办理变更注册
参考答案:DE
通过二建资格考核认定,或参加全国统考获得二建资格证书并经注册职员,可在国内以二级注册建造师名义执业。注册证书和执业印章是注册建造师的执业凭证,由注册建造师本人保管、用。注册建造师在每一注册有效期内应同意120学时继续教育。必学课60学时中,30学时为公共课、30学时为专业课;选修课60学时中,30学时为公共课、30学时为专业课。注册两个及以上专业的,除同意公共课的继续教育外,每年应同意相应注册专业的专业课各20学时的继续教育。注册建造师信用档案信息根据有关规定向社会公示。
2.注册建造师的以下行为中,应作为不好的行为记录记入其信用档案的有。
A.以欺骗、贿赂方法获得注册证书后被撤销注册
B.在执业中推行商业贿赂遭到行政处罚
C.超越执业范围执业被警告、处罚
D.弄虚作假获得继续教育证书后被取消继续教育记录
E.为我们的执业活动进行辩解导致不好的影响
参考答案:ABCD
注册建造师信用档案应当包含注册建造师的基本状况、营业额、好行为、不好的行为等内容。违法违规行为、被投诉举报处置、行政处罚等状况应当作为注册建造师的不好的行为记入其信用档案。
3. 在国内的法律体系中,下列法律是经济法部门的是( )。
A. 合同法
B. 建筑法
C.消防法
D. 劳动法
参考答案:B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经济管理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包含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反不正当角逐法、税法等。
4(2006)有权拟定地方性法规的主体是()
A.省人大常委会
B.省人民政府
C.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D.市人民政府
参考答案:A
地方性法规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与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其法定权限内拟定的法律规范性文件。地方性法规具备地方性,只在本辖区内有效,其效力低于法律和行政法规。
行政规章是由国家行政机关拟定的法律规范性文件,包含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5.下列与工程建设有关的规范性文件中,法律效力高的是。
A.上海建筑市场管理条例
B.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
C.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方法
D.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参考答案:D
行政法规是高国家行政机关即国务院拟定的规范性文件,如《建设工程水平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的效力低于宪法和法律。
6(2024)依据《立法法》,()之间对同一事情的规定不同时,由国务院裁决。
A.地方性法规与地方政府规章
B.部门规章
C.部门规章与地方性法规
D.地方政府规章与部门规章
E.同一机关拟定的旧的一般规定与新的特别规定
参考答案:BD
地方性法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与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拟定,行政规章是由国家行政机关拟定的法律规范性文件,包含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7. 地办法规与部门规章不同,不可以确定怎么样适用时,( )
A、适用地办法规
B、适用部门规章
C、由国务院提出建议
D、由国务院裁决
参考答案:C
1.同一机关拟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同时,由拟定机关裁决;2.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情的规定不同,不可以确定怎么样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建议,国务院觉得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觉得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3.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情的规定不同时,由国务院裁决。
8. 某建筑公司通过低价格中标承包了一栋写字楼的施工任务,为了保本赶工期,规定施工中节假日不休息,工人天天工作10 个小时。施工期间,工地现场多次发生被盗事件,有人觉得近来木工王某形迹可疑,极大概是王某行窃。项目经理遂立即开除王某并安排人对王某居住的集体宿舍和王某身体进行了搜查,但一无所获。此后,王某向劳动部门投诉并需要支付施工期间的加班薪资,但施工单位觉得建筑行业、建筑施工现场有其特殊性,断然拒绝。本案中,王某被侵犯的公民权利不包含()
A、人身自由
B、财产权
C、劳动权
D、休息权
参考答案:B
9. 依据国内宪法规定,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的是( )
A. 从事劳动并获得相应报酬
B. 遵守劳动纪律
C.就业前同意必要的劳动就业练习
D. 每天工作低于8 小时,每周至少休息
参考答案:
B
10.法人应当拥有的条件有
A. 依法成立
B. 有我们的场合
C.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
D. 有我们的名字、组织机构
E. 可以独立承担无限民事责任
参考答案:ABCD
法人应当拥有4个条件:。
A.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
B.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
C.民事规范和民事责任
D.民事义务和民事责任
参考答案:A
民事法律关系内容,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这种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来源可以分为法定的权利、义务和约定的权利、义务。
14.(2007)甲建设单位与乙施工单位签订一施工合同。施工过程中因乙单位破产致使该工程停工半年之久,后丙施工单位承揽该停建工程。则甲、乙单位签订的合同是()。
A、主体变更
B、内容变更
C、自然终止
D、违约终止
参考答案:D
主体变更有两种表现形式:1.主体数目发生变化 主体数目发生变化表现为主体的数目增加或者降低;2.主体的改变 主体改变也称为合同出售,由另一个新主体代替了原主体享有权利、承担义务。
客体变更也有两种表现形式:1.客体范围的变更 客体范围的变更表现为客体的规模、数目发生了变化。2.客体性质的变更 客体性质的变更表现为原有些客体已经不复存在,而由新的客体代替了原来的客体。
内容变更也有两种表现形式:1.权利增加;2.权利降低。
法律关系的终止可以分为自然终止、协议终止和违约终止。自然终止,是指某类民事法律关系所规范的权利义务顺利得到履行,获得了各自的利益,从而使该法律关系达到完结。协议终止,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协商解除某类建设法律关系规范的权利义务,导致该法律关系归于消灭。违约终止,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一方违约,或发生不可抗力,导致某类民事法律关系规范的权利不可以达成。
15. 施工单位甲向提供商乙购买钢材,乙因生产能力所限,将该笔业务全部出售给另一厂商丙,约定届时由丙向甲供货和收款,并将此事书面公告了甲,甲未置可否。则甲、乙之间的法律关系()。
A.是合同出售
B.是合同变更
C.是违约终止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参考答案:D
16.(2006)下列各项中,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A 建设单位没按合同约定支付进度款
B. 施工单位没按施工图纸施工
C.设计单位依据设计任务书进行初步设计
D.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向施工单位下达处罚决定书
参考答案:C
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
17.(2009)关于民事法律行为分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民事法律行为可分为要式法律行为和不要式法律行为
B.订立建设工程合同应当采取要式法律行为
C.建设单位向商业银行的借贷行为是不要式法律行为
D.自然人之间的借贷行为是不要式法律行为
参考答案:C
民事法律行为分为要式法律行为和不要式法律行为。
要式法律行为指法律规定应当使用特定形式的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规定是特定形式的,应当根据法律规定。建设工程合同应当使用书面形式。因此,订立建设工程合同的行为,是要式法律行为。
不要式法律行为指法律没规定特定形式,使用书面、口头或其他任何形式均可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合同法》第197条规定:“借款合同使用书面形式,但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这个条约规定了自然人之间的借款是不要式法律行为,有没书面形式的合同均可。而非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则是要式法律行为,需要使用书面形式。
18.(2008)根据法律规定,下列各选项中是民事法律行为成立要件的()。
A、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
B、行为人需要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C、行为内容合法
D、行为形式合法
E、行为不违反社会公共利益
参考答案:ACDE
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包含:
1、法律行为主体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有民事权利能力者未必具备民事行为能力。
2、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 意思表示真实指的是行为人内心的成效意思与表示意思一致。也即没有认识错误、欺诈、胁迫等外在原因而使得表示意思与成效意思不同。但,意思表示虚假的行为更不是势必的无效行为,因其致使意思虚假是什么原因不同,或许会发生无效或者被撤销的法律后果。
3、行为内容合法 行为内容合法第一不能与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或禁止性规范相抵触。第二,行为内容合法还包含行为人推行的民事行为不能违背社会公德,不能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4、行为形式合法 凡属要式的民事法律行为,需要使用法律规定的特定形式才为合法,而不要式民事法律行为,则当事人在法律允许范围选择口头形式、书面形式或其他形式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皆为合法。
19.(2024)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条件中,行为内容合法表现为()
A、不违反法律
B、不违背社会公德
C、不与强制性标准相抵触
D、不与第三人利益相冲突
E、不与社会公共利益相冲突
参考答案:ABE
行为内容合法 行为内容合法第一不能与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或禁止性规范相抵触。第二,行为内容合法还包含行为人推行的民事行为不能违背社会公德,不能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20.甲委托乙购买设施,乙以我们的名义与丙签订了设施购买合同。因为甲是什么原因,乙未支付设施款,在向丙说明状况后,丙的权利正确的是()
A 只能需要甲支付
B 只能需要乙支付
C 可以需要甲或乙支付
D 甲和乙承担连带责任
参考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