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内蒙古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概要暂未公布,为了帮助大伙顺利备考2025年内蒙古中级安全工程师,智学网为大伙整理了“全国中级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技术》科目考试概要(2025年版)”,供大伙参考学习。
前言
为做好中级、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工作,根据《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规范规定》《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推行方法》(应对〔2025〕8号)相关需求,应对管理部组织编制了《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概要》《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概要》,经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赞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审定,现予以印发实行。
本考试概要是2025年及将来一段时期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命题和应考职员备考的依据。
考试说明
1、考试目的
贯彻落实习近平新年代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思想,适应国内经济社会安全进步需要,提升安全生产专业技术职员素质,客观评价中级安全生产专业技术职员的常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2、考试性质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是由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应对管理部门一同组织推行的一项国家职业资格考试.考试合格者,可获得中国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中级)。
3、考试方法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方法为闭卷考试,在答卷卡上作答.
4、考试考哪几科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考哪几科共四科,设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公共科目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技术基础》;专业科目为《安全生产专业实务》,包含煤矿安全、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化工安全、金属冶炼安全、建筑施工安全、道路运输安全、其他安全(不包含消防安全)7个专业类别.专业科目实行分卷考试,考生在报名时应依据工作需要选择一个专业类别进行考试.烟花 爆竹、民用爆 炸 物品、石油天然气开采、燃气、电力等行业的考生应选择其他安全专业类别。
5、试题结构
公共科目的试题为客观题,分为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两部分.单项选择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多项选择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不能分;少选,所选的每一个选项得0.5分.试题中有70个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5个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
专业科目考试试题包含专业安全技术和安全生产案例剖析两部分.专业安全技术部分题型为客观题,均为单项选择题,占分值的20%;安全生产案例剖析部分题型包含客观题(占分值的10%)和主观题(占分值的70%),客观题为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主观题为综合案例剖析题。
四个科目试题总分均为100分,考试时间均为2.5小时。
《金属冶炼安全技术》考试概要
(1)生产工艺步骤。学会冶金和有色金属行业的主要生产工艺步骤及其安全生产特征。
(2)烧结球团安全技术。运用烧结球团安全有关技术和标准,辨识和剖析储料、烧结、球团等系统生产运行、设施检修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原因,拟定相应安全技术手段。
(3)焦化安全技术。运用焦化安全有关技术和标准,辨识和剖析备煤、炼焦、煤气净化、苯加氢及煤焦油加工等系统生产运行、设施检修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原因,辨识、剖析危险工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拟定相应安全技术手段。
(4)炼铁安全技术。运用炼铁安全有关技术和标准,辨识和剖析高炉本体,供、装料,富氧鼓风,荒煤气,煤粉喷吹,渣、铁处置等系统生产运行、设施检修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原因,拟定相应安全技术手段。
(5)炼钢安全技术。运用炼钢安全有关技术和标准,辨识和剖析备料、转炉炼钢、电炉炼钢、精炼、连铸、转炉煤气收购等系统生产运行、设施检修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原因,拟定相应安全技术手段。
(6)轧钢安全技术。运用轧钢安全有关技术和标准,辨识和剖析备料、加热、轧制等系统生产运行、设施检修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原因,拟定相应安全技术手段。
(7)有色金属重压加工安全技术。运用有色金属重压加工安全有关技术和标准,辨识和剖析备料、工业炉、轧制等系统生产运行、设施检修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原因,拟定相应安全技术手段。
(8)煤气安全技术。运用煤气储存、输配安全有关技术和标准,辨识和剖析煤气柜、煤气加压机、煤气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等生产运行、设施检修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原因,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拟定相应安全技术手段。学会煤气事故的应对处置。
(9)冶金企业常用气体安全技术。运用冶金企业常用气体安全有关技术和标准,辨识和剖析氧气、氮气、氩气和氢气等生产运行、设施检修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原因,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拟定相应安全技术手段。
(10)铝冶炼安全技术。运用铝冶炼安全有关技术和标准,辨识和剖析氧化铝、铝电解、预焙阳极等生产运行、设施检修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原因,拟定相应安全技术手段。
(11)重金属及其他有色金属冶炼安全技术。运用重金属、贵重金属和稀少金属等冶炼安全有关技术和标准,辨识和剖析其生产运行、设施检修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原因,拟定相应安全技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