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已经进入备考阶段,为了让大伙顺利通过考试,智学网为你整理了2025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入门知识点,期望对大伙有所帮助。更多复习提纲及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有关考试报名信息,请关注智学网消防工程师考试频道。
1.1燃烧条件
可燃物:气、液、固。
引火源:明火、电火花、雷击、高温、自燃引火源。
氧化剂:与可燃物结合能致使和支持燃烧的物质。
1.2燃烧种类及其特征
1、按燃烧发生瞬间的特征分类
1)失火:可燃物与空气共存,当达到某一温度,与引火源接触即能引起燃烧,并在引火源离开后仍能持续燃烧。
①点燃:用外部热源使混合气体局部遭到强烈加热而失火;
②自燃:可燃物质在没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有哪些用途下,因受热或自己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然燃烧,分为热自燃和化学自燃。
2)爆炸:物质由一种状况飞速地转变成另一种状况,并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2、按燃烧物形态分类
气体燃烧
1)扩散燃烧
可燃性气体与氧化剂互相扩散,边混合边燃烧,燃烧速度的快慢由物理混合速度决定;
燃烧比较稳定,扩散火焰不运动。
2)预混燃烧
可燃气体预先同氧化剂混合后的燃烧;
燃烧反应快,温度高,火焰传播速度快;
从管口喷出燃烧,流速过大会脱火,流速过小会回火。
液体燃烧
液体可燃物在燃烧过程中,并非液体本身在燃烧,而是蒸发出来的蒸气燃烧。
液态烃类燃烧时,一般具备橘色火焰并产生碳烟。
醇类燃烧时,一般具备透明的蓝色火焰,几乎不产生碳烟。
某些醚类燃烧时,液体表面伴有明显的沸腾状含有水分、粘度较大的重质石油商品燃烧时,大概产生沸溢现象和喷溅现象。
固体燃烧
1)蒸发燃烧:某些可燃固体在受热时,先熔融蒸发,再发生燃烧反应,这种形式的燃烧一般称为蒸发燃烧。
2)表面燃烧:某些可燃固体的燃烧反应是在其表面由氧和物质直接用途而发生的,称为表面燃烧,这是一种无火焰燃烧。
3)分解燃烧:某些可燃固体在受热时,先发生热分解,再发生燃烧反应,这种形式的燃烧一般称为分解燃烧。
4)阴燃:是发生在气固交界面的一种缓慢、低温的无焰燃烧。
5)爆炸:可燃固体或其分分析出的可燃挥发分遇火源所发生的爆炸式燃烧,主要包含可燃粉尘爆炸、炸药爆炸、轰燃等。
3、闪点、燃点、自燃点的定义
1)闪点
①概念: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可以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
②意义:闪点是衡量液体失火危险性大小的要紧参数。闪点越低,失火危险性越大,反之则越小。
③在消防上的应用:对可燃性液体进行分类
闪点<28℃的为甲类;闪点≥28℃至<60℃的为乙类;闪点≥60℃的为丙类。
2)燃点
①概念: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失火并持续燃烧肯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
②燃点与闪点的关系:
易燃液体的燃点一般高出其闪点1~5℃,且闪点越低,这一差值越小。
评定液体失火危险性大小时,一般用闪点。
固体的失火危险性大小一般用燃点来衡量。
3)自燃点
①概念: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在这一温度时,物质与空气接触,无需明火有哪些用途,就能发生燃烧。
②影响自燃点变化的规律:
可燃物类型,自燃点越低,危险性就越大;
液体、气体自燃点受重压、氧浓度、催化、容器的材质和内径等原因的影响;固体自燃点,受受热熔融、挥发物的数目、固体的颗粒度、受热时间等原因的影响。
1.3燃烧产物
1、燃烧产物的定义
由燃烧或热解用途产生的全部物质,称为燃烧产物,有完全燃烧产物和不完全燃烧产物之分。
完全燃烧产物是指可燃物中的C→CO2、H→H2O、S→SO2等;
CO、NH3、醇、醛、醚等是不完全燃烧产物。
烟主如果燃烧或热解用途所产生直径一般在10-7至10-4cm之间的极小的碳黑粒子。
2、几类典型物质的燃烧产物
1)高聚物的燃烧产物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CO、CO2、NOx、HX、SO2、COCl2、HCN等。
2)木材的燃烧产物
主要元素为碳、氢、氧、氮等元素,燃烧产物主如果二氧化碳、水蒸气、甲酸、乙酸、一氧化碳等。
3)煤的燃烧产物
煤主要由C、H、O、N和S等元素组成,主要燃烧产物为CO、CO2、NOx、SO2、H2O。
4)金属的燃烧产物
挥发金属在空气中容易失火燃烧,熔融成金属液体,沸点一般低于其氧化物的熔点,因此在其表面可以生成固体氧化物,金属蒸气通过多孔的固体氧化物扩散进入空气。
不挥发金属因其氧化物的熔点低于金属的沸点,则在燃烧时熔融金属表面形成一层氧化物,从而减缓了金属的氧化。
3、燃烧产物的害处性
1)烟气的毒性:燃烧产物中含有很多的有毒成分,如CO、HCN、SO2、NO2等。
2)烟气的遮光性:会严重干扰人的视线,使大家很难辩别火势进步方向和探寻安全疏散路线。
3)烟气的高温
4)烟气引起职员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