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原因敏锐剖析过程包含:①确定敏锐原因;②确定剖析指标;③选择需要剖析的不确定性原因;④剖析每一个不确定原因的波动程度及其对剖析指标可能带来的增减变化状况。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A. ③②④①
B. ①②③④
C. ②④③①
D. ②③④①
D
本题考核的是单原因敏锐剖析过程。单原因敏锐剖析过程是:
确定剖析指标;
选择需要剖析的不确定性原因;
剖析每一个不确定原因的波动程度及其对剖析指标可能带来的增减变化状况;
确定敏锐原因;
选择策略。
某设施年度成本曲线如下图所示,依据下图判断,该设施的经济寿命为年。
A. n1
B. n2
C. n3
D. n4
B
本题考核的是设施的经济寿命。年资产消耗本钱的减少,会被年度运行本钱的增加或收益的降低所抵消。在整个变化过程中存在着某一年份,设施年平均用本钱最低,经济效益,如上图所示,在n2年时,设施年平均用本钱达到最低值。大家称设施从开始用到其年平均用本钱最小的用法年限,n2为设施的经济寿命。所以,设施的经济寿命就是从经济看法确定的设施更新的时刻。
实物量法和定额单价法在编制施工图预算的主要不同在于不同。
A. 直接工程费计算过程
B. 依据的定额
C. 工程量的计算规则
D. 确定收益的办法
A
本题考核的是实物量法和定额单价法在编制施工图预算有什么区别。实物量法编制施
工图预算的步骤与定额单价法基本相似,但在具体计算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用费及大全三种成本之和方面有肯定不同。实物量法编制施工图预算所用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单价都是当时当地的实质价格,编制出的预算可较准确地反映实质水平,误差较小,适用于市场经济条件波动较大的状况。因为使用该办法需要统计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还需搜集相应的实质价格,因而工作量较大、计算过程烦琐。
依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编制投标文件时,招标文件中已提供暂估价的材料价格应依据填报。
A. 投标人自主确定价格
B. 投标时当地的市场价格
C. 招标文件提供的价格
D. 政府主管部门公布的价格
C
选择C,编制投标文件时,招标文件中已提供暂估价的材料价格应依据*招标文件提供的价格*
填报。 教程P224和P232。
依据《建筑安装工程成本项目组成》,施工排水降水费应计入建筑安装工程。
A. 直接工程费
B. 手段费
C. 规费
D. 间接费
B
本题考核的是手段费的组成。手段费是指为工程的形成提供条件所需的成本包含以下11项成本:①环境保护费;②文明施工费;③安全施工费;④临时设施费;⑤夜间施工增加费;⑥材料二次搬运费;⑦大型机械设施进登场费及安拆费;⑧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模板及支架费;⑨脚手架费;⑩已完工程保护费;⑥施工排水降水费。
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控制价的编制主体是。
A. 项目监理机构
B. 项目建设主管部门
C. 招标人或受其委托的工程造价咨询人
D. 工程所在地政府造价管理机构
C
本题考核的是招标控制价的编制办法。招标控制价应由具备编制能力的招标人或受其委托具相应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人编制。工程造价咨询人不能同时同意招标人和投标人对同一工程的招标控制价和投标价格的编制。
某包工包料工程合同总金额为1000万元,工程预付款的比率为20%,主要材料、构件所占比重为50%,按起扣点基本计算公式,则工程累计完成至万元时应开始扣工程预付款。
A. 600
B. 200
C. 400
D. 800
A
在企业财务剖析时,对比两期或连续数期财务报告中相同指标,确定其变化方向、数额和幅度的剖析办法,是。
A. 差额剖析法
B. 趋势剖析法
C. 结构剖析法
D. 原因剖析法
B
本题考核的是趋势剖析法。趋势剖析法又称水平剖析法,是通过对比两期或连续数期财务报告中相同指标,确定其增减变化的方向、数额和幅度,来讲明企业财务情况、经营成就和现金流量变动趋势的剖析办法。
使用ABC剖析法进行存货管理,对A类存货应采取的管理办法是。
A. 按总额灵活学会
B. 分类别一般控制
C. 凭经验确定拿货量
D. 分品种重点管理
D
本题考核的是存货管理的ABC剖析法。运用存货ABC剖析法管理存货,会使企业分清主次,有针对性地采取手段,进行有效的存货管理和控制: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A类存货类型虽然较少,但占用资金较多,应集中主要精力,对其经济批量进行认真规划,推行严格控制;C类存货虽然多种多样,但占用资金极少,不必耗费过多的精力去分别确定其经济批量,也很难实行分品种或分大类控制,可凭经验确定拿货量;B类存货介于A类和C类之间,也应给予相当的看重,但不必像A类那样进行很严格的规划和控制,管理中依据实质状况采取灵活手段。
下列建设工程项目有关成本中,是工程建设其他成本的是。
A. 环境影响评价费
B. 建筑安装工程费
C. 设施及工器具购置费
D. 预备费
A
本题考核的是工程建设其他成本。工程建设其他成本包含:土地用费;建设管理费;可行性研究费;研究试验费;勘察设计费;环境影响评价费;劳动安全卫生评价费;场地筹备及临时设施费;引进技术和进口设施其他费;工程保险费;特殊设施安全监督检查费;市政公用设施及绿化补偿费;联合试运转费;生产筹备费;办公和生活家具购置费。
11.反映企业肯定经营期间经营成就的会计等式是。
A.资产=收入+所有者权益
B.收入-成本=收益
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D.收入-负债=收益
B本题考核的是会计等式。静态会计等式由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会计要点构成,是反映企业肯定时点上财务情况的会计等式,可用公式表示为:资产一负债+所有者权益。动态会计等式由收入、成本和收益三个会计要点构成,是反映企业肯定经营期间经营成就的会计等式。可用公式表示为:收入-成本=收益。
12.依据国内《企业会计准则》,收益总额的计算公式为。
A.营业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B.营业收入-营业本钱+营业外收入支出净额
C.营业收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支出净额
D.营业收益+投资收益
A本题考核的是收益的计算。营业收益=营业收入-营业本钱-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成本-财务成本-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收益总额一营业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净收益=收益总额-所得税成本。
13.反映企业财务情况的会计要点有。
A.收入
B.所有者权益
C.资产
D.成本
E.负债
BCE本题考核的是会计的要点。企业根据买卖或者事情的经济特点而进行的基本分类项目称为会计要点。反映财务情况的要点包含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经营成就的要点包含收入、成本和收益。
14.企业向某厂购入价值3000元的材料,货已收到,款已支付。使用复式记账法记账时,除在有关材料账户做增加3000元的记录外,还应。
A.在预付账款账户做增加3000元的记录
B.在银行存款账户做降低3000元的记录
C.在收益账户做降低3000元的记录
D.在收入账户做增加3000元的记录
B本题考核的是复式记账法的运用。复式记账法是指对任何一项经济业务都需要用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相互联系地进行登记,借以反映会计对象具体内容增减变化的一种记账办法。本题中,依题意使用复式记账法,这项经济业务除去要在有关材料账户做增加3000元的记录外,还应在银行存款账户做降低3000元的记录。如此登记的结果,就使得银行存款的降低与材料的购进两者之间的关系一清二楚。
15.动态会计等式是由等会计要点构成的。
A.资产
B.收入
C.负债
D.成本
E.收益
BDE本题考核的是动态会计等式的构成。动态会计等式由收入、成本和收益三个会计要点构成,是反映企业肯定经营期间经营成就的会计等式。
16.依据国内《企业会计准则》,收益总额的计算公式为。
A.营业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B.营业收入-营业本钱+营业外收入支出净额
C.营业收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支出净额
D.营业收益+投资收益
A本题考核的是收益的计算。营业收益=营业收入-营业本钱-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成本-管理成本-财务成本-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收益总额=营业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净收益=收益总额-所得税成本。
17.企业分配收益时,向投资者分配收益的形式有。
A.普通股股利
B.转作股本的普通股股利
C。转作资本的普通股股利
D.优先股股利
E.法定盈余公积金
ABCD本题考核的是收益分配的核算。可供分配的价值减去应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后,即为可供投资者分配的价值。可供投资者分配的价值,根据下列顺序进行分配:①应对优先股股利;②应对普通股股利;③转作资本的普通股股利。
18.根据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得税》规定,企业使用对所得税进行会计处置。
A.收益表债务法
B.应对税款法
C.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D.递延法
C本题考核的是所得税的会计处置。所得税的计税基础取决于核算所得税时所使用的办法。核算所得税有应对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两种办法。纳税影响会计法又进一步划分为递延法和债务法,而债务法又分为收益表债务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得税》规定,企业使用债务法中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所得税进行会计处置。
19.下列关于企业收益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A.净收益=收益总额-所得税成本
B.收益总额=营业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C.收益总额体现企业的最后经营成就
D.营业收益是企业收益的主要来源
E.营业收益包含企业对外投资收益
ABDE本题考核的是企业收益的内容。营业收益是企业收益的主要来源。营业收益=营业收入-营业本钱-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成本-销售成本-财务成本-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投资收益是指企业对外投资获得的投资收益减去投资损失后的净额,即投资净收益。收益总额=营业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净收益=收益总额-所得税成本。净收益体现企业的最后经营成就。
20.某施工单位企业当期达成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O000万元,主营业务本钱为8000万元,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为960万元,其他业务收益为2000万元,管理成本和财务成本总计为1200万元,则该企业当期营业收益为万元。
A.1840
B.2800
C.3040
D.4000
A本题考核的是营业收益的计算。
营业收益=营业收入-营业本钱-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成本-销售成本-财务成本-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万元=1840万元。
21.列入企业营业外支出项目的有。
A.捐赠支出
B.股票资产盘亏
C.很损失
D.所得税支出
E.资产减值损失
BCE本题考核的是营业外支出的内容。营业外支出包含固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处置无形资产净损失、债务重组损失、罚款支出、捐赠支出、很损失等。
22、某施工企业当期实质营业收益2000万元,其他业务收益1000万元,投资收益200万元,营业外收入50万元,营业外支出60万元,则该企业的价值总额为TY元。
A.2150
B.2900
C.2190
D.3200
C本题考核的是企业收益的计算。收益总额=营业收益+投资净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万元=2190万元。